冠状病毒病导致的经济放缓不能取代气候行动

2020年03月25日

控制冠状病毒大流行的努力减少了经济活动,并导致了局部空气质量改善。但现在评估其对温室气体浓度的影响还为时过早,温室气体是长期气候变化的元凶。今年到目前为止,主要观测站的二氧化碳水平都高于去年。

控制冠状病毒大流行的努力减少了经济活动,并导致了局部空气质量改善。但现在评估其对温室气体浓度的影响还为时过早,温室气体是长期气候变化的元凶。今年到目前为止,主要观测站的二氧化碳水平都高于去年。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由COVID19引发的经济危机造成的减排不能取代协调一致的气候行动。

“尽管局地减少了污染、改善了空气质量,但淡化COVID19大流行给全球卫生带来的巨大挑战和生命损失是不负责任的。”WMO秘书长佩特里·塔拉斯说。“不过,现在正是考虑如何利用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来支持长期转向更环保、对气候更友好的企业和个人做法的时机。”

“以往经验表明,在经济危机期间,排放量会下降,之后又会迅速上升。我们需要扭转这一轨迹。”他说。

“世界需要在采取气候行动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上展现出与遏制冠状病毒大流行同样的团结和信念。”他说。“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不能赢得减缓气候变化可能导致更大的人类生命和经济损失。”

根据《碳简报》的分析,中国的封城和减少经济活动在四个星期内导致CO2估计排放量减少了25%

WMO全球大气监视网负责协调温室气体浓度的高质量长期全球观测。排放物代表进入大气的物质。浓度代表在大气、生物圈、岩石圈、冰冻圈和海洋之间复杂的系统交互之后存留在大气中的物质。

几个世纪以来,二氧化碳一直存留在大气和海洋中。这意味着无论冠状病毒疫情导致多少暂时性减排,世界仍将面对持续的气候变化。

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夏威夷莫纳罗亚天文台2月份大气CO2月平均值为百万分之414.11,而2019年2月为411.75ppm。莫纳罗亚是世界上最早的连续观测站,也是全球大气监视网的基准站。根据CSIRO的数据,在另一个基准监测站-塔斯马尼亚州的格里姆角,2月份的平均CO2水平为408.3ppm,高于2019年2月的405.66ppm。

大约四分之一的总排放量被海洋吸收。另四分之一被陆地生物圈(包括充当碳“汇”的森林和植被)吸收。自然,陆地生物圈全年在季节性循环中吸收的CO2与其释放的数量相当。因此,全球平均CO2水平一般在4/5月份前都会上升。

这种自然效应的量级比最近经济放缓带来的减排量要大得多。因此,现在就经济放缓对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的影响作出明确结论还为时过早。《自然气候变化》的一项研究显示,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新兴经济体的排放量强劲增长,发达经济体的排放量恢复增长,世界经济体化石燃料强度增加。

2018年,温室气体摩尔分数达到新高,全球平均摩尔分数:二氧化碳(CO2)为407.8±0.1ppm,甲烷(CH4)为1869±2ppb,一氧化二氮(N2O)为331.1±0.1ppb。初步数据显示,2019年温室气体浓度在继续增加。

空气质量

观测显示,在中国意大利的封城期间,二氧化氮(NO2)水平都有显著下降。在意大利,欧盟哥白尼大气监测服务机构的地表观测证实,在过去的4到5周内,每周呈约10%的逐渐减少趋势。

二氧化氮是化石燃料在高温下燃烧时形成的气态空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有害,是近地表臭氧的前体物,对人类健康、生态系统有不利影响,也是短寿命气候强迫因子。NO2在大气中滞留的时间通常不到一天,随后会沉降或与大气中的其他气体发生反应。因此,减排效果在发生后不久就可以看到。

在意大利北部波河谷占主导地位的蒙特西蒙全球大气观测站的原始数据显示,2020年3月其地表臭氧测量值有所下降。根据意大利国家研究理事会以及大气和气候科学研究所,现在对其对温室气体浓度的影响作出明确结论还为时过早。

颗粒物的浓度也在降低。根据世界卫生组织,PM2.5是影响健康的最重要空气污染物之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