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MO确认过去四年为有记录以来最暖的年份

2019年02月05日

2015、2016、2017和2018年已被确认为是有记录以来最暖的四个年份,这是一个与创纪录的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相关的持续长期气候变化的明显迹象。

2019年2月6日,日内瓦:2015、2016、2017和2018年已被确认为是有记录以来最暖的四个年份,这是一个与创纪录的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相关的持续长期气候变化的明显迹象。

世界气象组织对五大国际资料集的综合分析显示,2018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比工业化前基线(1850-1900)约高出1.0摄氏度(误差幅度为±0.13°C)。它是有记录以来第四最暖年。

受强厄尔尼诺事件影响的2016年仍是有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比工业化前基线高1.2°C)。2017年和2015年的全球平均气温均比工业化前水平高1.1°C。这两年几乎难分伯仲,因为差异小于百分之一度,即小于统计误差范围。

WMO秘书长佩特里∙塔拉斯说:“这一长期气温趋势远比个别年份的排名重要,且这一趋势是上行的。”“有记录以来20个最暖年份均出现在过去22年中。无论在陆地还是海洋,过去四年的变暖程度都非同寻常。”

“温度只是故事的一部分。极端和高影响天气波及了许多国家和数百万人,对2018年的经济和生态系统造成了灾难性影响,”他说。

“许多极端天气事件与我们对气候变化的预判是一致的。这是我们需要面对的现实。温室气体减排和气候适应措施应成为全球重中之重,”塔拉斯先生说。

2018年的全球平均温度比1981-2010年的长期平均值(估计为14.3°C)约高0.38°C(±0.13°C)。各国家气象和水文部门使用这一30年基准来分析温度、降水和风等关键气候参数的长期平均值和年际变化,这对诸如水资源管理、能源、农业和卫生等气候敏感行业非常重要。

WMO将于三月份发布完整的“2018年气候状况声明”。此报告将全面概述温度变化和趋势、高影响事件以及长期气候变化关键指标,如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北极和南极海冰、海平面上升和海洋酸化。

声明最终稿将包括联合国众多机构提交的关于人类、社会经济和环境影响的信息,作为拟为决策者提供的一份更全面的联合国全系统政策简报的一部分,阐述天气、气候和水与联合国全球发展目标之间的相互作用。

2019年已从2018年中断的地方开始。

一月份是澳大利亚有记录以来最暖的月份,热浪的规模和持续时间都是前所未有的。塔斯马尼亚经历了有记录以来最干燥的一月,伴有破坏性的森林火灾。据其气象局的资料,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的极端致火灾天气和火灾季节长度均有长期增加。

由于气候变化,酷烈的热浪越来越频繁发生。

一月份南半球的极端高温与北美部分地区的极寒形成了鲜明对比。

“美国东部的寒冷天气肯定不能推翻气候变化,”塔拉斯先生说。“北极的变暖速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该地区很大一部分冰已融化。这些变化正在影响北半球北极以外地区的天气模式。低纬地区的部分异常寒冷可能与北极地区的剧烈变化有关。在极地所发生的不会仅停留在极地,而会影响有数亿人居住的低纬地区的天气和气候条件,”他说。

者按

代温度记录始于1850年。

WMO使用来自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ASA戈达德空间研究所英国气象局哈德利中心以及英国东英吉利大学气候研究中心的资料集(基于来自全球观测系统的逐月气候资料)。

WMO还使用来自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及其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项目日本气象厅的再分析资料集。这种方法将包括卫星观测在内的数百万计的气象和海洋观测资料结合到模型中,以进行完整的大气再分析。这种观测资料与模型的结合使人们能够在全球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对气温进行预估,即使在极地等资料不足地区也能如此。